六月的初夏,在上海太阳岛度假旅游区内,一场“自由之旅”为主题的一汽丰田首款全球纯电车型bZ3体验活动上海站拉开序幕。当下纯电出行,已经变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不论是对品质的坚守,还是对创新的追求,企业最终要做的是把用户向往的纯电生活真正落地。究竟什么样的纯电车才能担此重任?一汽丰田bZ3(以下简称bZ3)在此次活动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bZ3采用了丰田bZ系列的家族化设计,整体视觉上更具未来感,车头取消了中网的设计,整个车头棱角分明,线条硬朗,与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以流线设计为主有着明显区别。L型的前大灯组中间被一条LED灯带贯穿整个前脸,下部是LED前大灯。


车身侧面线条十分流畅,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也是相当特别,全球首创的“内开”隐藏式门把手,一方面可以降低车身风阻系数(仅0.218),另一方面是解决了在北方地区门把手结冰导致不能开门的问题。但不同于传统车型的设计。快慢充充电口位于车辆的左后方,倒车入位停车充电更方便。尺寸方面,bZ3长宽高分别为4725/1835/1475mm,轴距为2880mm,甚至比亚洲龙的2870mm还长。得益于e-TNGA架构的优势,bZ3做到了低重心设计,并且还是前后55:45的配重。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50:50呢?因为这是前驱车,55:45已经是最利于操控的配重,只有后驱车才适合50:50。


bZ3尾部同样很有看点,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,并在两侧形成一个Y型的分叉,短小的后备箱,有着一种轿跑车掀背的设计灵感,整个后保险杠采用黑色的塑料材质,设计走向有种向上提升的视觉效果。


内饰方面,整个中控台延续外部棱角分明的线条感,银色装饰作为车内的装饰件,方向盘仍然是bZ家族的平底式设计,转向灯和雨刷的位置也不同以往,转向灯为按键式设计,而前大灯和雨刷采用类似拨片的设计。bZ3采用了丰田有史以来最大的12.8英寸悬浮多媒体导航系统,采用纵向设计,更符合用户竖屏手机使用习惯,内部支持语音控制、无线充电、全景影像、车机互联等,同时为后排乘员提供了良好的观看视野。中间竖立的大屏,从使用角度来说,竖屏的好处是更接近手机,可以从上至下操作。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360度全景影像画面很清晰,相比丰田过去的车型提升很大。而方向盘和尺寸不太大的液晶仪表可以形成联动,这算是一大创新。当方向盘调到合适位置,液晶仪表始终在方向盘上方的视野,有点HUD抬显的感觉。从人体工程学来讲,这是利于驾驶的。


当下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关注点,重点往往聚焦在了续航里程和安全上,这方面bZ3明显有备而来。bZ3采⽤了一台高效率扁线电机,并引入了低粘度的减速器润滑油,比普通润滑油粘度降低约50%,降低了能量损失,再结合其低至0.218的超低风阻,帮助bZ3实现了百公里电耗低至11度超低能耗。bZ3还实现了更长的续航,结合超低滚阻轮胎,减小了整车22%的阻力,综合之下,让bZ3高续航版拥有了CLTC 616km的续航里程。


关键的电池安全方面,bZ3严格按照丰田QDR标准测试,采用了针刺实验不冒烟、不起火,具备卓越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,并将冷却器设计在电池单元下⽅,大幅降低了因冷却液漏液和冷凝水造成短路的可能性。另外,bZ3电池采用专⽤的⾼电阻冷却液LLC,绝缘性能比普通冷却液高约50倍,降低了短路起⽕的可能性。


bZ3通过电池管理器、充配电总成、电机控制器三重电压监测,还降低了因电压传感器故障等引起的过度充电故障的发⽣率。动⼒系统在通信线路的动力网络中追加了本地网络,不会发⽣车辆停驶的状况。再看快充,bZ3只要27分钟,就能完成30%-80%的快速充电;如果是在冬天呢?在-10℃的低温环境下,这⼀快充过程也仅仅需要47分钟。有意思的是,bZ3还配备了3300W的外部供电功能,可以满足220V家用电器使用,户外拓展性不错,周末几人在郊外露营现场开灶做饭也不是问题。

操控,对于一辆车来说,是核心DNA,是基本秉性,更是一旦确立就几乎无法改变的底层逻辑,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。

在驾驶乐趣上,得益于e-TNGA架构低重⼼、高刚性的特点,以及55:45优良的前后重量分配,bZ3能够减少车身左右摇摆和前后晃动,在转弯时操控自如。在城市颠簸路面,bZ3通过抑制⻋辆的⽆⽤动作,减少乘员身体和头部的移动,注重驾乘体验感,是老牌主流车企的基本素养。而在120km/h高速行驶的情况下,车身整体下压力增加了30%,操控稳定性再提升。

不仅如此,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,bZ3顺畅的加速、减速与生俱来,为驾驶者带来振奋的驾控体验。bZ3就是这样一款兼具行驶乐趣、顺畅性,以及舒适感的“新体验BEV”车型。依托扎实的产品力和丰厚的购车权益,一汽丰田bZ3锚定了其在纯电轿车市场的标杆地位,也彰显了品牌拥抱新能源的决心和信心。打造成熟、可靠的电动出行工具,让用户拥有更加美好的旅程,是一汽丰田的核心诉求。